成都西南脑科医院脑瘫医生提醒脑瘫儿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儿的发育性,临床症状的进行性,客观多方面地考虑各种因素。不仅要抑制这些不利因素的增加,而且还要阶段性调整治疗计划,只有康复治疗的强度达到一定的量,运动功能的发育才会有质的,才能使小儿的运动发育始终在一个良好的动态平衡范围内。
脑瘫患儿因身体自身的发育,身高增加使身体重心的控制变得更稳,身体重量的增加使双下肢的支撑变得更加困难,同时,有些患儿由于认知能力有了一定的发育,对独立完成各种运动心理产生恐惧。这些妨碍运动发育的因素常常被人们所忽略以上的各类方法在患儿后期康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做好,只要康复到位合理,一定要以及早帮助患儿摆脱疾病的困扰。
脑瘫儿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一、头的控制:头立直的促通;俯卧位抬头;俯卧位抬头;头颈部的回旋训练(Bobath疗法);中医传统康复:捏脊。
二、翻身训练:反射性翻身训练(Vojta疗法);肩—骨盆法(上田法);体轴回旋的促通 (Bobath疗法)。
三、坐位训练:对称性坐位的促通;上肢保护性伸展的促通;坐位肩部的压迫性叩击;坐位回旋的训练;Bobath球上坐位平衡的促通;仰卧位到坐位的体位转换(Bobath疗法)。
四、爬行训练:
1.反射性俯爬(Vojta法)
2.四点支撑的训练
3.双下肢交互伸展的促通(Bobath疗法)
4.肩胛带法和上、下肢法(上田法)
五、步行训练:
1.单腿支撑能力的训练(增强肌力的训练)
2.行走的动态平衡与协调能力的促通
3.跪位到立位的体位转换 (Bobath疗法)
4.步行的运动体验(感觉统合训练)
5.下肢足跟的感觉输入(Rood技术)。
医生提示:上文就是成都西南脑科医院医生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引起广大家长的注意。
“”脑立体定向仪+神经调控技术高端技术专业先进
在机器人辅助脑立体定向手术中,脑立体定向仪系统可以取代传统的定向仪框架,通过识别贴附于患者头部的标志点,建立相应的三维坐标体系,并可标示出靶点位置和穿刺轨迹。智能机械臂按照模拟轨迹固定穿刺方向,为术者提供准确导航和操作平台。靶点定位后,动力机械臂能以0.1mm的重复精度保持稳定的轨迹,确保手术准确无误。
神经调控技术:利用植入性或非植入性技术,采用电刺激或药物手段改变中枢神经、外周神经或自主神经系统活性从而来改善患病人群的症状,提高生命质量!
温馨提示:如果您什么疑问或者问题可点击进行咨询或者直接拨打电话咨询热线028-68760707。此外脑瘫治疗关键在于早期,如果出现了脑瘫的症状,应当及早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引发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