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儿童来讲,如果得了中枢性协调障碍,那么对他的成长将会造成极大的影响,作为患儿家长,应当负起责任,及时带孩子治疗。要治疗中枢性协调障碍,那就需要做必要的检查。那么中枢性协调障碍要做哪些检查?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枢性协调障碍要做哪些检查?
(1)脑电图:约有80%的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有脑电波异常,其中偏瘫的脑电图异常率高,也有可能正常,也可表现异常背景活动伴有典型性放电波者应注意合并典型的可能性。
(2)脑电地形图:检测小儿胡囟发育与脑波变化。
(3)脑磁图。
(4)诱发电位:视力减退或听力障碍者可分别给予视诱发电位和听诱发电位检查。
(5)肌电图:了解肌肉和神经的功能状态,小儿中枢性协调障碍合并肌萎缩者尽可能做此检查。
(6) 头颅CT、MR检查:1/2 - 2/3的患儿可有异常,但CT、MR呛查结果正常者不能否定中枢性协调障碍的诊断,大多数中枢性协调障碍患者在脑损伤早期可发现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脑水肿等;脑损伤急性期后可发现脑萎缩、外部性脑积水、脑软化或其他脑部损害。
(7)智能测定:可发现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是否合并智力低下。
(8)血尿氨基酸分析:尿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甲状腺功能等检查,可对不明原因的智力运动发育迟缓的婴幼儿进行遗传代谢病的筛查。
(9) TORCH筛查。
医生提示:以上这九种检查项目对于脑瘫患儿来讲缺一不可,如果缺少一项,将会造成数据的不确定性,会对后期的治疗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所以,建议患儿家长在带孩子参与检查时一定要将每一个项目都做到位。
“”脑立体定向仪+神经调控技术高端技术专业先进
“”脑立体定向仪:该方法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痛苦小,可以在清醒状态下完成手术,术后即可下地行走,手术时间短,大脑图像重建只需30秒,颅内病灶的三维重建只需20秒,而且可以专业观察病灶的位置、体积、大小、与周围脑组织的比邻关系,手术路径规划只需15秒,20分钟即可结束手术,手术创伤可以忽略不计,手术风险为0.5%,手术后不留瘢痕;住院8天即可出院。
神经调控技术:利用植入性或非植入性技术,采用电刺激或药物手段改变中枢神经、外周神经或自主神经系统活性从而来改善患病人群的症状,提高生命质量。
医生提示:协调障碍会给患儿带来的伤害本身就很大,要是当协调障碍引发并发症的时候,想必对患儿造成影响会远远超出大家的想象。作为家长要积极的重视孩子的健康,一旦发现协调障碍症状要及时去正规医院进行对症治疗。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协调障碍的相关知识,请拨打电话028-68760707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