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协调障碍的原因是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等高危因素,协调障碍和其它的疾病一样,提前预防可以达到效果,但是很多的患者对预防协调障碍的方法并不是很了解,不知道该怎么预防。只要了解了协调障碍的病因,我们才能把预防工作做好,这样可以大大的降低协调障碍的发病率。
协调障碍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1、产前因素
16岁以下和40岁以上分娩,35岁以上初产;习惯流产,多胎,未熟儿,畸形儿及巨大儿的分娩史;妊娠3个月以内的致畸型因素--病毒感染,如巨细胞病毒、风疹等;妊娠初期流血;X线照射;吸烟习惯;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肥胖;Rh及ABO血型不合;严重妊娠中毒症;妊娠中患感染性疾病,如弓形体原虫、结核、慢性尿路感染及单纯疱疹等;妊娠中患严重疾病,如心脏病、精神病、肾病等;长期服苭;贫血;4次以上反复妊娠;反复阴道流血等。
2、产时因素
前程长--初产24小时以上、经产12小时以上,第二产程2小时以上;早期破水--分娩前24小时破水;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异常--浑浊、过多;脐带异常--脱垂、绕颈;宫内乏氧;双胎、多胎;臀位、颜面位;高位和中位产钳;胎盘机能不良;重症窒息;剖腹产等。
3、母体因素
可分为妊娠因素及分娩因素。
4、新生儿因素
出生体重在2.5千克以下及4.1千克以上,特别是2.0千克以下的极小未熟儿;34周以内的早产及43周以上的过期产(3周以上的未熟儿及2周以上过熟儿);胎龄和出生体重不相应;窒息——1分钟后Apgar评分在4分以下:吸吮无力或无吸吮;新生儿痉挛;2周以上的黄疸、交换输血;呼吸障碍和青紫发作;畸形;产伤,出血;贫血;感染;早期呕吐、低血糖;中枢神经异常;未熟儿网膜症;酸中毒;无欲状; 易激惹、产后专业周重症营养不良;出生时体重恢复延迟等。
5、产后因素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惊厥、外伤、颅内出血、呼吸窘迫综合征、高胆红素血症、败血症、脑膜炎等感染性疾病以及胎儿的心、肺发育异常所致的新生儿期呼吸障碍等均与协调障碍明显相关。
6、家族因素
在家族或直系亲属内有先天遗传性疾病,如:家族性脑性瘫痪、变性疾病、精神障碍、智力障碍、家族性先天畸形、晚期妊娠、频繁流产、死产等。
医生提示:协调障碍患者在患病后,会出现姿势障碍,各种姿势异常,姿势的稳定性差。协调障碍导致患者出现的症状,会让患者出现心理自卑、自闭等心理疾病,给患者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患病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那么会造成协调障碍患者出现智力障碍,智力正常的孩子约占有四分之一,智力轻度、中度不足的约占一半,重度智力不足的约占四分之一。患者语言表达困难,发音不清或口吃等症状。这样严重影响患者以后的正常工作、生活。
“”脑立体定向仪+神经调控技术高端技术专业先进
“”脑立体定向仪:该方法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痛苦小,可以在清醒状态下完成手术,术后即可下地行走,手术时间短,大脑图像重建只需30秒,颅内病灶的三维重建只需20秒,而且可以专业观察病灶的位置、体积、大小、与周围脑组织的比邻关系,手术路径规划只需15秒,20分钟即可结束手术,手术创伤可以忽略不计,手术风险为0.5%,手术后不留瘢痕;住院8天即可出院。
神经调控技术:利用植入性或非植入性技术,采用电刺激或药物手段改变中枢神经、外周神经或自主神经系统活性从而来改善患病人群的症状,提高生命质量。
温馨提示:协调障碍会给患儿带来的伤害本身就很大,要是当协调障碍引发并发症的时候,想必对患儿造成影响会远远超出大家的想象。作为家长要积极的重视孩子的健康,一旦发现协调障碍症状要及时去正规医院进行对症治疗。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协调障碍的相关知识,请拨打电话028-68760707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