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周走”,意思是婴儿三个月时会翻身;六个月会坐;七个月会来回滚;八个月会爬;一周岁会走。这是一句十分经典的育儿老话,是根据婴儿的正常生长规律总结而来,与现代医学理论十分相符。绝大多数宝宝在9~12个月时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到14或15个月时,就已经能走得很好了。不过,有少数发育较晚的宝宝要到16或17个月时才能走路,超过这个时限需要引起重视。
宝宝不会走路是发育晚还是脑瘫?
成都西南脑科医院医生介绍,宝宝学走路不是一个突然事件,一般来说,宝宝需要先会扶着东西站或走,接下来,他才能犹犹豫豫地朝着你伸开的双臂摇摇晃晃地走过去。不过,之后他就会一发不可收拾,开始跑跑跳跳地告别婴儿时期了,蹒跚学步,是宝宝迈向独立的关键一步。
然而,如果你的孩子超过2岁仍不会走路应该做进一步检查,以下介绍脑瘫孩子的早期征兆,帮助家长了解小儿脑瘫在各个阶段的具体表现,对脑瘫的临床诊治疗果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0-3个月:双下肢过度伸直且不易分开,换尿布困难;两上肢屈曲,手紧握拳,很少活动。
3—5个月:不能做双手举到眼前反复玩弄的动作。》》》平衡失调术后怎样进行康复训练?
7—8个月:仍不会坐。强扶成坐位时双下肢呈屈曲状,膝关节处不能伸直;强扶成前倾体位后,大人一旦松手又向后倾倒。扶小儿腋下使其成直立站位时,髋及膝过度伸直,甚至交叉剪刀状。
8—12个月:孩子不会爬或爬行时只表现为上肢活动,下肢没有伸屈交替运动。孩子用手不分左右,只会一只手去拿东西;面部经常出现异样表情(如节律性地吐舌动作);吸奶时找不准奶头的位置或出现吸吮吞咽困难。
脑瘫患儿检查时有明显的诊断指标
成都西南脑科医院医生警示:如果宝宝在生长过程中出现以上标准,那么就要警惕是否为脑瘫患儿。所谓脑瘫即脑性瘫痪,是指小儿在大脑尚未发育成熟之前,因多种原因引起的脑实质损害,出现以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其基本病理变化为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纤维化,导致大脑的传导功能失常。用CT或MRI检查可见大脑皮层不同程度萎缩、脑回变狭、脑沟增宽、脑室扩大等表现。>>>孩子平衡失调是怎么回事?
一旦发现孩子有以上这些表现家长应提高警惕,立即去医院进行检查与诊断。从目前的临床研究发现,如果脑瘫患儿在一岁之内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那么往往能得到更好的恢复。因为人类的脑组织在一岁之内尚未发育成熟,仍处于迅速生长期,处在此年龄段的脑瘫患儿的脑损伤还处于初级阶段,异常姿势和运动还未固定化,可塑性较大,代偿恢复能力较强,在这一时期进行治疗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脑立体定向仪+神经调控技术,为平衡失调患者支招
“”脑立体定向仪:该方法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痛苦小,可以在清醒状态下完成手术,术后即可下地行走,手术时间短,大脑图像重建只需30秒,颅内病灶的三维重建只需20秒,而且可以专业观察病灶的位置、体积、大小、与周围脑组织的比邻关系,手术路径规划只需15秒,20分钟即可结束手术,手术创伤可以忽略不计,手术风险为0.5%,手术后不留瘢痕;住院8天即可出院。
神经调控技术:利用植入性或非植入性技术,采用电刺激或药物手段改变中枢神经、外周神经或自主神经系统活性从而来改善患病人群的症状,提高生命质量。
温馨提醒:以上就为大家做了详细的介绍,成都西南脑科医院提醒:作为家长要积极的重视孩子的健康,一旦发现孩子姿体异常症状要及时去正规医院进行对症治疗。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平衡失调的相关知识,请拨打电话028-68760707进行咨询。